最近坐在電影院里,看著銀幕上閃爍的光影,突然意識到自己和三年前看唐探第一部時的自己重疊了。那時我們為秦風的天才推理尖叫,現在卻在為張立的詭異眼神脊背發涼。導演這次真的玩大了,把真相藏在每一幀膠片里,就像外婆把糖在碗底悄悄化開,你看見的是平淡無奇的湯,喝到最后才知道齒間炸開的甜——原來她早就在暗處埋了局。
一、敘事迷霧比夏日的霧氣更曖昧
電影開場那場雨來得猝不及防,鏡頭跟著王寶強濕透的褲腳筒往里鉆。老街轉角處飄著油條香氣,攝像機卻永遠橫亙在關鍵位置——就像老太太多半掖著話,你聽見半句要你別相信小劉家的米油,另一半話咽進她褶皺里。我們看著陳思誠在劇本里挖老鼠洞,明明看見他握著鋤頭在東邊挖,轉頭那塊地卻在西邊塌了陷。
編劇太會用這種認知錯位了。那些你引頸探看的爆炸戲,后來全被證實是臺下穿幫時順手拍的假動作;那些你以為貫穿整部電影的線索,導演在殺青酒上笑著說"其實是場藝術詐騙"。我突然懂了為何劉昊然的眼神總帶著三分戲謔,他分明在說:親愛的觀眾啊,你們要不信這些鏡頭,我這戲也演不下去。
二、真相這杯酒,導演往里摻了太多解藥林默那場凌晨三點的獨角戲,窗外蟬鳴聲能聽見四十層樓外的修剪枝條落地。你注意過嗎?當他講到"我記得"時,鏡頭斜45度穿過他灑滿藥片的茶幾,那個角落竟藏著另一個倒放的掌上放映機。導演怕我們真信了電影里的世界,故意在每個轉角塞滿提示——就像媽媽怕你吃太多糖,總會在你碗里摻兩勺苦瓜水。
可我們就是會上當。當菲律賓**掏出那串刻著數字的鑰匙鏈時,我身邊有個戴棒球帽的少年猛地站起來:"這不對!上一部王墨兩個人就帶過同樣的掛件!"但十個觀眾里有九個還會跟著吃下這口謊話——畢竟人生有多少次,我們不是在看別人的故事,而是透過棱鏡折射出自己的臆測?
三、陰謀之外:我們在銀幕前自導自演后來我開始觀察后排那對牽手看電影的男女。當熒幕上唐仁對著靈車撒謊時,姑娘悄悄把男友的手指掰開——她一定想起上個月他發的那些深夜定位。而當林默在酒店前臺編造身份,男生卻突然掏出錢包翻找舊照片——或許那張褪色的合照里藏著連導演都沒想到的真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