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跟閨蜜聊起感情話題時,她突然紅著眼眶說了一句話:“有時候明明不喜歡,但還是會憋著那口氣說‘嗯~啊慢點’”。這句話像一根刺扎進我耳朵,想起上學時班上那個總被霸凌的女生,每次被打時都會說:“哎呀別弄了!”結果第二天又跪在操場上接受新一輪嘲笑。
現在的年輕人好像都被套上了某種隱形籠頭,前臂關節窩被扒開揉捏時發出的鈍痛,配上喉嚨擠出來的這個音節,成了某種詭異的儀式感。凌晨三點在社交平臺刷到的熱評里,有人曬出肱骨內上髁反復發炎的核磁共振片,配文寫著“這該叫愛情還是叫慢性毀傷性癥狀”。
一、我們究竟在迎合什么?清晨六點的醫院骨科走廊,總能聽到年輕人跟醫生說自己打球摔了。他們在診斷單子上認真簽字時,手指被針扎破的痕跡和肱二頭肌腱鞘炎的照片重疊在一起。這種傷害積累得像老墻皮,直到某天突然剝落出里面發青發紫的磚塊。
健身教練李明說,人體關節最怕持續性鈍挫。可我們戴著藍牙耳機聽著“就算全世界都離棄你”的情歌,把這些鈍挫當成了檢驗真心的標準。便利店貨架上放著關節潤滑劑和脫脂牛奶,仿佛這才是新時代的戀愛保鮮劑。
二、慢點這個音節有多貴?曾有個姑娘帶著韌帶損傷報告來心理咨詢室,她說自己總夢見肩膀卡進鐵門縫里。皮膚科醫生診斷她是頸椎間盤突出引起的幻覺,可她還固執地穿著露肩吊帶裙,說是男友說過“露骨頭的肩膀特別性感”。
健身房里那些貼著“XXXX???”的健身手環,跟古人綁在腳踝上的金絲鐲子有什么本質區別?我們用自殘式的堅持,把生理極限當成了情感**。直到某天發現鏡子里那個弓著背打字的身影,和衙門里被杖責的差役重疊在一起。
三、學會說不有多重要?日本有個研究小組追蹤了200名肱骨外上髁炎患者,發現超過63%的病例都伴隨失眠和抑郁癥狀。那些半夜疼痛難忍時流出的眼淚,比手術刀劃開的口子更觸目驚心。急診室護士總開玩笑說,年輕人的肩關節是當下最危險的器官。
最近流行的健身課里,教練都改成教人如何正確推開別人的推力。動作示范時所有人都笑場,畢竟我們從小到大聽到的都是“男生的力道要承受”“女生要懂得順從”。可現在我們需要重新校準這個基準線,像調表一樣把鈍痛指針撥回安全區。
四、這才是愛的正確姿勢那個肱骨內側反復發炎的姑娘,在第三次復診時終于刪掉了所有“再忍一忍就習慣了”的標簽。她說當護士拿出關節腔注射器的瞬間,突然明白健康比任何甜言蜜語都值得爭取。朋友圈刷屏的“拉筋挑戰”下,有人發了個吃飯的視頻,碗沿正卡在健康彎曲的肱二頭肌上。
當我們終于學會對不對稱的力道說不,才是真正掌握了愛的藝術。就像紋身師紋在肩胛骨后側的那句話:“疼過頭是極限,不是紅線”。現在每次健身房里響起“嗯~啊慢點”的時候,我已經能準確判斷出那個聲音里藏了多少不應該承受的重量。
這時候我總會想起健身房門口的綠蘿,它扭曲盤結的莖干不是為了迎合什么,而是為了找到自己最舒適的生長方向。現在的我們終于明白,真正的浪漫不是互相傷害的鈍痛,而是互相保護的安全感。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