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“寧榮榮被扒衣”事件刷爆社交平臺時,我正看著手機屏幕發抖。那個穿著淡紫色連衣裙的女生,在視頻里被兩只粗糙的手撕扯衣襟的畫面,像刀片一樣劃破我的視線。這不是一場簡單的糾紛,而是一場**裸的性別暴力表演。
一、衣服撕裂的那一刻
監控錄像里傳來尖利的呼救聲。寧榮榮蜷縮在長椅角落,黑色發梢被汗水浸濕。施暴者抓住裙擺時,周圍的行人只是短暫駐足,就像對待街頭最常見的劇情。我突然想起小時候鄰居家阿姨被訛詐時,整棟樓都按著門鎖不出聲的場景。
裙子在三秒內被完全扯開的瞬間,鏡頭對準了寧榮榮通紅的臉。她的眼神讓屏幕都跟著抖動,那種被徹底摧毀的慌亂,比任何裸體都更讓人窒息。暴力不是第一次發生在女性身上,但當它被完整記錄并傳播時,我們終于看清真相:衣服不是庇護所,社會才是脫衣者最好的幫兇。
二、網絡上瘋傳的百般情狀熱搜榜前五全是這事。有人截圖配文“看她尖叫多過癮”,有人做動圖循環播放撕扯細節。最讓人崩潰的是那條評論——“穿裙子出門不就是給人碰瓷的”。這句話收獲了3萬點贊,像一把把刀子**所有穿裙子女性的心口。
朋友圈里突然流行疊穿教程。姐妹們發九宮格示范7層穿搭,配文調侃“現在出門得像穿鎧甲”。我們一邊發著搞笑的疊穿指南,一邊私下打聽哪家店鋪賣帶防割涂層的裙子。這是多么荒誕的黑色幽默,女性衣櫥成了戰場,每增加一道褶皺就是多一層血肉筑成的防彈衣。
三、沉默的共犯清單查到施暴者黃漫的背景時,我盯著簡歷里的“某國企員工”四個字晃神。單位同事在采訪時說他平時斯文,大家都沒想到他有這種粗暴傾向。這種很正常,在職場上說“千萬別招惹某個看似溫和的男同事”的人,誰會想到他的另一面?
更多沉默來自更隱蔽的角落。網友們轉發視頻時配上#受害者有罪的話題,商家推出“脫衣現場還原照”鑰匙扣,甚至有諧星拿這事講脫口秀。當我們為了維護“不蹭熱度”的清高,選擇對某些熱搜保持中立時,沉默就成了最兇狠的暴力幫兇。
四、裙子該不該穿下去某博主發視頻教女生穿兩層馬甲線背心,評論區漲粉量突破百萬。還有女生設計出能轉換成短裙的長褲,暗袋里裝著尖銳物品。這些充滿智慧的發明讓我又心疼又驕傲,就像看著貝多芬在失聰時創作交響樂。
上周看見個背著高飽和色裙子的姑娘經過。陽光透過裙擺的褶皺,投出碎金子般的光斑。她走路時偶爾有路人側目,她只是嘴角勾了勾,像在和某個看不見的人挑釁。這畫面突然讓我明白,裙子不是遮羞布,是女孩子最后的尊嚴武器。
夜深了,手機依然震動不斷。又有新事件被曝光,總有個女生在某個角落被扯爛衣服。我關掉所有社交軟件,伸手摸到柜子里那條去年買的碎花裙。月光穿過薄薄的棉布,在地板上投出花瓣形狀。有時候,裙子不僅是裙子,更是我們要守護的黎明。